親子對話中,你是關注孩子的責任,還是關心孩子的狀況?

文/洛洛老師

良好的親子關係, 是建立在同理和互信之上,而真正的尊重是能關注對方此時此刻的狀態,
並且向對方坦承自己的情緒和需求,才能讓彼此的心更為貼近。

 

親子間互動卡關,如何重啟對話?

「我們家女兒不知道怎麼了,上了國中整個態度變得好差,我只是叮嚀她兩句,她就回:『好啦!好啦!聽到了。』我有時候火氣一上來,兩個人就吵起來了。」碰到鄰居,媽媽忍不住吐吐苦水。「至少你們還吵得起來,我跟我兒子吵到後來根本是相敬如『冰』, 問他什麼事只會回『嗯!』吃完飯就回房間了,我都不知道他在學校過得怎麼樣。」媽媽嘆了口氣。難道和青少年相處,真的這麼困難嗎?

親子溝通,大概是僅次於課業問題最讓靑春期父母頭痛的事。以往孩子還小時,和他們說什麼好像都不會有那麼多的意見,但現在,孩子慢慢長出自我意識,轉變成有想法的小大人了,有時對爸媽說話的態度也沒有以前好。看到別的父母和孩子相處得還不錯,灰心的父母就很想知道家庭互動中出了什麼問題呢?

 

孩子覺得父母很煩

請爸媽仔細想想,你最近和孩子聊天的開場白都是什麼呢?有沒有以下這些句子:

「你功課寫完了嗎?」

「什麼時候要段考?這次要考什麼?」

「不要再滑手機!你不會拿時間去看書嗎?」

「你可以積極一點嗎?連起床上學都要我叫半天。」

「你最近考得怎麼樣?為什麼都沒有看到你拿成績單回來?」

這些日常的句子是否也出現在你們的家中?在這些對話中,往往都是孩子們的「責任」,卻沒有關注孩子的「狀況」。「他們都只關心我考試成績好不好,在學校有沒有表現優良,好像我做到這些事就夠了。對於我喜歡的事,他們都不了解。」孩子的語氣裡透露出失望。

他們也會抱怨爸媽每次都說:「就跟你說過了,你怎麼就是講不聽呢?」「我在你以前這個時候有多認眞念書啊!才沒有像你們一樣這麼好過。」

其實爸媽的反覆叮嚀,都是表達對孩子的關心,但我們不難發現,上述的句子幾乎都帶有批評與質疑的語氣,所以這樣的對話,也特別會讓孩子引發情緒,態度不好的情況下,親子間就很難順暢地對話。

 

故事中,把孩子和大人的差距顯露無遺。經過社會磨礪後的洗鍊,讓我們和孩子關注的面向大不相同。除了不忘初心,我們該如何弭平其中的差距,讓親子間的對話能更加通暢呢?

1. 給予孩子生活的空間與時間

愈急於想要改善關係,就容易用力過猛,可以試著讓親子間保留一些彈性時間。從旁觀察他們的喜好,這時候就是父母很好切入的點。

有些孩子平常雖然話不多,但碰到喜歡的事物,就會如數家珍地向你介紹。無論是動漫人物或是偶像明星,這時候可以把他們當成介紹喜好的YouTuber 一樣,讓他們感受粉絲爸媽也是想了解他們的。

 

2. 用「學到的新事物」做為話題開端

有個孩子曾跟我分享他與爸媽間的對話就是以「今天學到的新事物」為主軸,即便他已經升上大學了,親子間還是很習慣分享所學,讓彼此的生活產生共鳴。

當雙方把焦點放在「成長」,並用「加法」的概念看待孩子,不管是討論學校的生活或是學習困難點時,他都能感受到爸媽的目的是為了融入他的生活,而不是要考核他的種種行為,也更能卸下心防好好對話。

 

3. 著重互動時刻的交流

已經把人際重心轉向同儕的靑少年,還會想和爸媽一起活動嗎?有時家長會和我抱怨精心安排週末出遊,結果孩子卻說只想待在家看書,弄得全家都不太愉快。

對孩子而言,可能有更想完成的事,那該如何達到平衡呢?這時不妨讓他們也加入「互動時刻」的規畫,列出自己想去的地方或是旅行的形式,加入更多的參與感,而不只是爸媽單方面地經營。就算是平日的生活,也能有簡單的互動。吃完飯和孩子一起散步,買個甜點,在輕鬆的時刻聊天,讓雙方的交流是舒服的。

我曾碰過一個改善關係的案例。父母和孩子在長期對峙下,關係愈發僵化,兒子幾乎完全不和家人說話。後來爸爸發現兒子非常愛打手遊,為了加入他的世界,爸爸也投入了遊戲,甚至打得比兒子還要好,雙方也增加了很多話題。當然爸媽不一定要為了孩子去投入他們的興趣,但提升相處時的品質,遠比時間的長短來得重要。

 

4. 了解孩子的想法後,再給予建議

有個故事是這樣的,孩子在出門前被媽媽叫住。

「來!把這件發熱衣穿上再去,天氣變冷了。」

「我不覺得冷啊!」

「你不知道自己會冷,快穿上!」

即便成為了靑少年,爸媽還是放心不下孩子,習慣不斷在一旁耳提面命。「就跟你說要這樣做吧!你就不聽。」

但對於孩子來說,如果不是眞心感到困擾的事,就不是自己的需求,即便爸媽說破嘴,他們可能也是無動於衷。

一旦事情不如意時,他們一方面會感到自己的不足,另一方面還要受到爸媽的責難。當彼此的互動盡是這樣的循環時,即便父母眞的有很好的建議,也會被孩子下意識地拒於門外了。

所以想要給孩子建議時,可以試著進行對話,了解一下他們的看法,是否還需要父母給予更多建議,否則就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碎念了。

 

5. 陳述客觀事實,加上具體期待

很多時候,即使想心平氣和地與孩子說話,可是講沒兩句可能又吵了起來。例如孩子晚回家,媽媽可能忍不住問他:

「你怎麼這麼晚回來,是下課去打球了嗎?」

「不過就是打一下球而已呀,又沒有很久,幹嘛一直念!」

這個時候雙方已點燃怒火,爸媽可能覺得兒子的態度怎麼這麼差,自己不過是在表達關心而已,但孩子接收到的則是爸媽在指責他怎麼那麼晚回家。

重啟對話的第一步,除了讓彼此的情緒冷靜外,也需要注意在言詞中盡量陳訴客觀的事實,並且加上具體的行為期待,所以語句可以調整成:「你今天去打球了嗎?因為現在時間有點晚了,一直沒有接到你的訊息,我們不知道你的行蹤會有點擔心,下次如果去打球晚回家,可以先跟媽媽說嗎?」

在這樣的對話中,除了明確表達媽媽對於孩子晚歸這件事並不是出於責備,而是有自己擔心之處。更重要的是有一個具體的行為,讓孩子知道該如何改進,雙方也不會流於口舌之爭。

 

6. 多用正面語言引導

「我不覺得我爸媽認為我是好的,因為他們總是在說我哪裡沒有做好。」很多孩子和我分享家中互動語言時,都會這麼說到。

「做對應該,做錯不該」,我們多半以「滿分」作為優秀的基準,所以失分時,就是不該,我們也會忍不住指正孩子。

追求卓越自然是好事,但「扣分」的模式,讓人放大了不足的部分,對於已經做到的地方,習慣視而不見。

當彼此的互動盡是負面語詞或是不斷要求改進時,會讓孩子感覺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,是差勁的。因為他們處於「認識自己」的階段,父母正是孩子的「重要他人」。如果能給予他們支持與關懷,孩子們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也能隨之提升。

 

7. 意見不合,用傾聽和引導帶領孩子

基本上會「吵架」,就是源於雙方的想法跟觀點不同。很多時候父母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,認為「你還小,我是為了你好」,但對孩子來說,也失去了自己做判斷與負擔責任的機會。

有孩子和我分享他和家人大吵一架的事,起源於他想要走演藝之路,但爸媽並不認同,希望他能夠去念商科,習得一技之長。孩子對父母不給他任何嘗試的機會感到忿忿不平,雙方在這個點上沒有共識,當然會不斷爭執。

孩子有天馬行空的想法是很正常的,畢竟他們還涉世未深。也許孩子眞的能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闖出一片天,但必須要有明確的行動與毅力。

協助孩子一步步釐淸想法,「以終為始」讓他們看到差距的所在,自己又願意付出多少努力前進?透過傾聽,讓彼此能試著「異中求同」,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,讓關係更能進一步拓展。

 

8. 用「加分」的角度表達鼓勵

如果和孩子開始出現溝通問題,不妨試試看用「加分」的眼光看待孩子。其實剖析親子間的對話,多半都深藏著「太愛」、「太在乎」的情感,只要稍加調整,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話語中眞正的關懷與溫暖。

良好的親子關係, 是建立在同理和互信之上,而真正的尊重是能關注對方此時此刻的狀態,並且向對方坦承自己的情緒和需求,才能讓彼此的心更為貼近。

 

摘自 洛洛老師《國中三年父母最強求生指南》/ 聯經出版

文章轉貼自:https://futureparenting.cwgv.com.tw/family/content/index/28160